正文内容
2018年第四届中国陈家沟陈式太极拳国际交流大赛
2018-01-27 15:21:48 来源: 作者: 浏览:1074977次
一、比赛时间和报到地点:
2018年8月1日---5日在陈家沟村委会报到并参加比赛。
二、比赛对象:
参加单位和人员各地太极拳组织及个人。
三、比赛项目:
传统陈式太极拳、械套路、散手。
(一)陈式太极拳老架、新架、小架,演练时间3—5分钟。
(二)陈式太极器械:短器械、长器械、双器械、其它器械,演练时间不少于1分钟。
(三)集体项目:
4至12人(含4人),男、女不限,拳、械内容不限,必须配乐(音乐自备),
演练时间3—5分钟。
(四)陈式竞赛套路演练时间5—6分钟。
(五)陈式简化套路,演练时间2—4分钟。
(六)太极散手
1、男子设4个级别
58公斤以下级 (次轻量级)
58-65公斤级 (轻量级)
65-75公斤级 (中量级)
75以上公斤级 (重量级)
2、女子设2个级别
55公斤以下级(含55公斤)
55公斤以上级
四、参加办法
(一)各代表队可派领队1人,医生1—2人,太极拳、械套路运动员人数及男、女不限。
(二)太极拳、械套路每人限报拳术、器械各一项,每队限报1个集体项目。
(三)年龄分组
1、 传统陈式太极拳、械套路与陈式竞赛套路运动员年龄分组
甲组 55岁以上
乙组 36岁—54岁
丙组 18岁—35岁
丁组 17岁以下
2太极散手运动员年龄分组
A组 18岁至30岁
B组 31岁至45岁
参赛运动员报到时需提供县级以上医院出具的健康证明或报道期间运动员向大会签定的健康保证书。在比赛中,运动员由于健康原因出现的意外事故,均由本人(或本队)负责。太极推手运动员必须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五、竞赛办法
(一)本次比赛为个人单项和集体项目比赛。
(二)传统太极拳套路必须是以最具传统风格特点为基本内容的套路形式。
(三)集体项目每少一人在本队集体项目的最后得分中扣0.5分;未配音乐者,在集体项目的最后得分中扣0.2分。
(四)本次比赛采用原国家体委审定的1993年《中国太极拳、剑竞赛规则》,集体项目采用全国太极拳锦标赛《集体项目评分标准》;太极散手采用中央五台举办的武林大会竞赛规则。
(五)运动员的参赛服装不作规定,但要体现出民族特色、项目特色、运动特色和时代特色。
六、录取名次与奖励
(一) 各组别各单项男女分别录取一等奖(四分之一)、二等奖(四分之二)。
(二) 集体项目:录取前8名。
(三) 太极散手:各组别各级别男、女分别录取前8名。
(四) 太极散手各级别或集体项目不足8人(队)时,减一录取,2人以内不录取名次;未进入名次和未获得一、二等奖的颁发表演奖。
(五)设“体育道德风尚奖”和“优秀组织奖”(评定办法另定)。
七、报名与报到
(一) 报名:
各参赛队或个人需填写好电子档报名表后,发送电子版至taiji6416@163.com邮箱,并用A4纸打印填写报名表一份,并附运动员本人身份证复印件或户口本复印件,近期免冠一寸照片一张,于2018年7月18日前寄到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村委
邮编:454865
电话:0391-6416456 15225880058 13203955566
联系人:陈老师
(二)报到:
各参赛队于裁判员于8月1日到陈家沟村委,报到时各参赛队需交验身份证复印件、健康证明,散手运动员审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单。
8月1日晚7:30召开领队、教练员会议,务必准时参加。
8月1日晚8:00散手运动员在陈家沟村委称量体重
八、经费
(一)各队交通费、食宿费自理。大会介绍住宿宾馆。各参赛队和个人需提前与组委会预定,标准为每人100元/天,每人150元/天两个档次。
(二)本着以武养武,以赛养赛的精神,为弥补组织竞赛经费不足,每位与会人员需交会务费180元、参赛费300元。
(三) 比赛时如需临时更改参赛项目,每更改一项需交费500元。
(四) 大会负责竞赛、会务、裁判员等费用。
九、仲裁委员会和裁判员
(一)仲裁委员会组成后,严格按照《仲裁委员会条例》执行。
(二) 裁判员由中国各地太极协会选派。
十、其它
(一)本规程解释权属中国陈家沟村委竞赛委员会。
(二)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附件下载(点击即可下载):
附件一:2018年第四届中国陈家沟陈式太极拳国际大赛竞赛规程
附件二:2018年第四届中国陈家沟陈式太极拳国际交流大赛参赛报名表
附件三:陈家沟荣誉村民申请表
附件四:当代太极拳名家申请表
附件六:2018年第四届中国陈家沟陈式太极拳国际交流大赛责任声明书
(可复制以下内容至word文档)
附件二:
2018年第四届中国陈家沟陈式太极拳国际交流大赛竞赛项目报名表
参赛单位: 领队: 教练: 联系电话:
序 号 |
姓名 | 性 别 |
组 别 |
出生 年月 |
陈式太极套路 | 陈式太极短器械 | 陈式太极 双器械 |
陈式太极长器械 | 陈式太极 其它器械 |
对练 | 散手 | 集体 | 备注 | ||||||||||||||
老 架 |
新 架 |
小架 |
简化 |
竞赛 | 单刀 | 单剑 | 双刀 | 双扇 | 双 剑 |
双 锏 |
枪 | 大刀 | 棍 | 太极球 | 太极扇 | 梢杆 | 十三杆 | 名称 | 级别 | 名称 |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注:1、必须以打印方式上报。报名表可在网络下载。
2、请在所报项目栏中画“√”;太极拳套路短器械、长器械其它器械必须写出套路名称。
3、集体项目于对练项目要写出套路名称。
教练员签字: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三:
陈家沟荣誉村民申报
陈家沟,是中华太极拳的发源地。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原名常阳村。明洪武年间,山西人陈卜迁至该村,因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随陈氏人丁繁衍,该村更名陈家沟。
始祖陈卜善武艺,精拳械,设武学社于村中,开陈氏时代习拳舞械之风。明朝末年,陈家第九世高祖陈王廷,在祖传拳械基础上,依据传统阴阳辩证哲理,中医经络学、导引吐纳书,采众家之长,创编出一套具有刚柔相继、快慢相间、缠丝连绵、松活弹抖,深具民族文化底蕴并符合生理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系列拳术与器械。因其拳理阴阳,理根太极,故名太极拳。
太极拳是由明末清初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所创,历经几百年的传承发展,由陈式衍生出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诸多流派,在世界150多个国家或地区传播,习练者达上亿之多。自陈王廷之后,太极拳在陈家沟世代相传,陈家子孙妇孺皆知,老幼皆练。当地有民谣曰:“喝喝陈沟水,都会翘翘腿,”“会不会,金刚大捣碓”。可见尚武风气之盛。自明朝其历代都有名动武术界的太极大家出现。
一步入陈家沟,就犹如步入了太极文化圣地。陈家沟作为太极拳的发源地,有令人敬仰的太极拳祖祠,有享誉国内外的陈家沟武术馆,有充满传奇色彩的杨露禅学拳处,有气势恢宏的中国太极拳博物馆。
自九十年初由陈家沟举办的第一届国际太极拳年会以来,每年来陈家沟寻根问祖、拜师学艺、健身养生、写生、写作、影视拍摄、感受博大精深太极拳文化和中华文化的游客络绎不绝,陈家沟景区已成为国内外太极拳爱好者及游客心中的太极圣地。
参选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公民,年龄45周岁以上;
2、愿意通过网络或其它渠道来了解陈家沟的历史、地理、文化、经济、旅游等;
3、遵纪守法,品德良好,有爱心;
4、温县籍户口不能参加本次活动。
荣誉村民待遇
入选者由陈家沟村民委委员会颁发《陈家沟村荣誉村民证书》,终身成为陈家沟村荣誉村民;
荣誉村民的义务
1、第一次到陈家沟后,写一篇陈家沟之旅的游记,或博客,或在自己QQ空间写日志,且内容要健康积极,所写作品可发到中国陈家沟的指定邮箱;
2、向自己的亲朋好友同事宣传陈家沟,宣传陈家沟;
3、关注关心陈家沟的发展,并积极提出有益的意见,建议或推荐有实力商家到陈家沟投资开发。
4、自觉遵守陈家沟村《村规民约》,维护陈家沟村的形象。
荣誉村民资格管理
有下列情形的,陈家沟村民委员会可以取消其荣誉村民资格: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并被司法机关作相应处理的;
有违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行为,对社会造成影响的
陈家沟荣誉村民申报表
申报人: 所属县(市)区:
姓 名 | 性 别 | 照 片 |
||
出生年月 | 民 族 | |||
家庭地址 | ||||
专 长 | 电 话 | |||
师承形式 | 何时学艺 | |||
掌握的主要拳技 | ||||
是否参加过县级以上的表演活动 | ||||
个人或学生县级以上比赛获奖情况 | ||||
本人是否被宣传介绍 | ||||
注:另附个人简历一份 |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附件四:
当代太极拳名家
评审组委会如下:
陈家沟村委员会
陈家沟家族理事会
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协会
陈家沟太极拳名家评审委员会
陈家沟太极拳交流大赛组委会
陈家沟陈式太极拳国际交流大赛组委会
陈家沟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组委会
“太极拳名家”是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村村委会、陈家沟家族理事会、共同命名的当代太极拳文化传播贡献的最高荣誉。具有极其特殊和深刻的意义。
开展“太极拳名家”推荐命名活动,旨在宣传表彰长期以来坚持自觉自发地开展太极拳文化传播工作的拳师们的卓著业绩,展示太极拳名家风采,推动太极拳事业的发展,促进太极拳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
推荐办法
1、本人提出书面申请,一式两份;
2、太极拳相关组织机构出具书面推荐证明,一式两份;
3、报送相关资料(论著、证书复印件等)两套;
4、本人学拳、授拳、参加重大活动等事迹材料一份(2000—3000字),高清晰彩色标准照、参加活动、练拳、授拳数码照片6—11张(拳师近期半身免冠5寸标准照片1张、授拳照片2—4张、参加重大活动合影照片2张、单身练拳照片2—4张。每张数码照片要求在2M以上,并注明百字图片说明。)。
所有电子资料报送邮箱:taiji6416@163.com
5、入选者需缴纳会务费用。
推荐原则
(一)具备一定资历资格(以下数项至少要有两项符合条件)
1、师承明晰、师德严谨:自身以上三代师承明确;本人能够严格遵守传统门规戒律;
2、长期授拳:中国拳师,须具有5年以上授拳经历;外国拳师,须具有10年以上授拳经历;
3、成绩显著:本人获得省级以上赛事奖项;传人中有三人以上获得省级以上赛事奖项。
(二)公益意识强
1、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热心太极拳文化事业;
3、积极支持并推动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开展。
(三)行动力强(以下数项至少要有两项符合条件)
1、成立有太极拳文化相关组织机构,担任一定职务;
2、长期承担具体教学任务;
3、长期积极参与、组织太极拳活动开展;
4、出版、发表有太极拳方面相关论著(专著、论文、音像作品等)。
(四)影响力强
1、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良好的公众形象;
2、其思想、言论、行为、决策对太极拳事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3、其传播行为对社会公众具有明显的带动、导向和示范作用;
4、其传播行为引起社会关注,获得地市级以上荣誉。
入选权益
1、入选中国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正规出版的16开本《当代太极拳名家》典籍,免费收录全体入选者文字、图片介绍,每位拳师占2页,并赠送每位入选者1册。
2、本次评审活动的整个过程,全国各大太极拳门户网站、河南省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均会做详细报道,能够迅速的提升太极拳师在武术界的知名度和在地方上的影响力。
3、参加在中国陈家沟祖祠举行的“当代太极拳名家荣誉颁奖大典”,由陈家沟村委代表、陈家沟家族理事会代表和国际太极拳大师亲自颁发奖杯、奖牌,并合影留念。
4、参加“当代太极拳名家论坛”活动。
5、所有入选的太极拳名家,将被吸收为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协会理事,直接参与陈氏太极拳在世界各地的推广普及事务。
6、由中国陈家沟陈式太极拳国际交流大赛组委会,陈家沟村委,陈家沟家族理事会、中国陈家沟太极拳名家评审委员会联合向入选者颁发“太极拳名家”荣誉奖杯一个;
7、由中国陈家沟陈式太极拳国际交流大赛组委会,陈家沟村委,陈家沟家族理事会、中国陈家沟太极拳名家评审委员会联合向入选者颁发“太极拳名家”证书一个;
8、由中国陈家沟陈式太极拳国际交流大赛组委会,陈家沟村委,陈家沟家族理事会、中国陈家沟太极拳名家评审委员会联合向入选者颁发特制“太极拳名家”绶带一条;
9、由中国陈家沟陈式太极拳国际交流大赛组委会,陈家沟村委,陈家沟家族理事会、中国陈家沟太极拳名家评审委员会联合向入选者颁发特制“太极拳名家”服装一套。
当代太极拳名家申报审批表
姓名 | 性别 | 照 片 |
||
出生年月 | 民族 | |||
籍贯 | 电话 | |||
通讯地址 | ||||
掌握的主要 拳技 |
|
|||
主要荣誉(武术荣誉、社会荣誉) | ||||
个人简历: | ||||
初审 意见 |
陈家沟村村委意见: (签章)2018年月日 |
|||
审核 意见 |
陈家沟宗族理事会意见: (签章)2018年月日 |
|||
审批 意见 |
中国陈家沟太极拳名家评审委员会意见: (签章)2018年月日 |
附件五:
河南温县陈家沟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
评选和命名办法
为加强陈家沟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促进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关于建立健全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其代表性传承人档案资料的通知,有关非遗保护文件要求,制定陈家沟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评选和命名办法如下:
【基本条件】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经过推荐批准,可以命名为陈家沟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传优秀传承人:
- 必须按传统武术界仪式正式磕头递帖拜过师,并且三代师承清晰的陈氏太极拳传承人。
- 必须是陈氏太极拳同门,通晓陈家沟太极拳拳技、拳理、文化内涵,且技艺精湛、品德高尚的代表人物,并已经开展传承活动,教授众多学生弟子,群众公认,并在当地有较大影响的太极拳师
- 必须是焦作市非遗保护中心、温县文化馆、陈家沟村村委、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协会、陈家沟家族理事会和陈家沟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评选委员会认可的太极拳师。
【申报程序】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经本人申请,有县级以上太极拳协会或相关组织机构推荐,陈家沟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评审后,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批准,以政府名义命名。
- 申请命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必须认真填写“陈家沟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申报审批表”申报。
- 本次活动需缴纳一定的会务费用。
【保护与管理】
- 凡被命名为陈家沟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的,由市级非遗中心颁发证书,并列入民族民间文化人才资源库。对其所从事的、有重大意义的传承活动或项目,各级文化、体育部门要给予帮助、指导、扶持。
- 各级文化、体育行政部门要积极发动和吸引传承人参加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支持他们按师承的形式选择培养新的传人。保护他们依法开展的传艺、讲学以及艺术创作、研究等活动。
- 各级文化行政部门要注意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所掌握并需要保密的技术,依法实施保护。
- 各地在发展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项目、开展健康有益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以及全民健身运动中,要注意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的积极性,用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技艺为当地的文化、经济建设服务。
- 要通过媒体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的宣传,以扩大他们的影响,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附则】
- 本次推荐命名活动解释权,在中国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归中国陈家沟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评选委员会所有。
- 本次推荐命名活动限定名额,审定符合条件人员按报名时间先后,推荐过程及结果将及时在太极网(http://taiji.net.cn/)、中国太极拳网(http://www.cntjq.net/)、陈家沟太极拳学校(http://www.tjqxx.com)中国国际太极拳网(http://www.tjqtn.com)等网站公布。
- 推荐时间:自即日起至2018年7月1日。
- 咨询报名及资料报送地址、联系方式:
地址: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太极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评选委员会
邮编:454865
电话:0391-6416456
联系人: 陈老师
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传承人申报审批表
申报人:
所属县(市)、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姓名 | 姓别 | 照 片 |
||
出生年月 | 民族 | |||
家庭地址 | ||||
专长 | 电话 | |||
师承形式 | 何时学艺 | |||
掌握的主要拳技 | |
|||
是否参加过县级以上的 表演活动 |
||||
个人或学生县级以上比赛获奖情况 | |
|||
本人是否被宣传介绍 | ||||
传承关系 | ||||
师傅 | 徒弟 | |||
姓名 | 地址 | 姓名 | 年龄 | 地址 |
(师父) | ||||
(师爷) | ||||
(太师爷) | ||||
拳师小传: |
注:拳师小传应包括:1、学拳经历;2、在太极拳方面的成就及影响和贡献等
推荐 意见 |
地方相关太极拳机构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 |
初审 意见 |
陈家沟村村委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 |
审核 意见 |
陈家沟宗族理事会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 |
审批 意见 |
中国陈家沟太极拳名家评审委员会意见: (签章) 年 月 日 |
2018年中国陈家沟陈式太极拳国际交流大赛责任声明书
运动员姓名: 性别: 身份证号码:
请各位运动员阅读,了解并同意遵守下列事项:
1、清楚了解,任何意外伤亡事故,参赛运动员必须负完全的责任;
2、主办和承办方对在比赛时所发生的任何意外事故及灾难,不承担任何责任;
3、参赛运动员保证没有摄取任何药物(兴奋剂)或毒品;
4、参赛运动员保证没有参与或涉嫌任何非法活动;
5、参赛运动员保证在身体上及精神上是健康健全者,适合参加竞技比赛;
6、参赛运动员须自行保管个人财物与贵重物品,在赛场内所发生的任何遗失、偷窃或损坏事件,主办和承办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7、清楚了解承办单位在赛事中提供的有关医疗救援的一切措施,是最基本的急救方 法;在进行急救时所发生的一切意外事故,责任均由参赛运动员承担。
8、参赛运动员同意以及遵守由中国武术协会制定的一切有关赛事规则、规程,如有任何异议,均需遵照大会之仲裁条例进行。
9、参赛运动员对于一切活动包括练习、比赛及各活动,可能被拍摄或录影或电视现场直播等,同意由中国武术协会以全部或部分形式、或以任何语言、无论有否包括其他物资,在无任何限制下,使用本人的姓名、地址、声音、动作、图形及传记资料以电视、电台、录像、媒体图样、或任何媒介设备,乃至今后有所需要的时候,本人将不做任何追讨及赔偿。
本人在此签字承认,同意及确定我已经阅读,明确了解并同意遵守以上所列的所有条款/事项:
申请人姓名:签名/日期 家长(监护人)的姓名:签名/日期
(未满18岁的运动员请由家长签名)
见证人(代表队负责人):
见证人姓名:签名/日期
注:本声明每人1份,独立填写。